DAY 1
廣東旅遊一天 之 第一天
#大鵬半島的#大鵬古城風景區
大鵬古城位于大鵬半島,占地11萬平方米,原稱“大鵬守禦千戶所城”屬軍事要塞,築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深圳今又名"鵬城"源于此。現尚保留有西南,東三個明代城門和部分城牆,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和明清時期民居保存完好;狹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闆鋪就,甯靜古樸;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将軍第"有序分布。
其中以抗英名将賴恩爵的振威将軍第最為壯觀,該将軍第有150年的曆史,擁有數十棟屋宇、廳、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衆多,雕梁畫柱,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此外,古城内還有#侯王廟、#天後宮、#趙公祠、#參将署等一批古迹可供參觀。 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古鎮是深圳唯一曆史悠久的建築。
#東山寺
東山寺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街道辦鵬城村東面,背山臨海。山叫#龍頭石山,又名"#鹫峰"。山脈逶迤起伏,海拔一百多米,山脊無樹木,常年不長草。光秃發亮,形态酷似巨龍,龍身約八百多米,南北而昂首大亞灣。龍頭是一座花崗岩石群,叫做"龍頭石"。
相傳古時有隻巨形大鵬鳥降落此石造化,因此而叫"鹫峰"。東山寺就建在"鹫峰"南側山腰上。大鵬城也由于大鵬鳥降落而獲此美稱。史記記載深圳大鵬東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二七(公元1394年)年,一代風水大師賴布衣雲遊大鵬灣,路徑東山龍頭石山,發現該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訴當地村民,此為聖地,在此建一座廟宇,可保一方平安,于是建成了東山寺。
#野炊
#大鵬地質博物館
大鵬地質博物館是公園的核心部分,建設面積8104平方米,外形别緻,外牆采用幹挂石材幕牆和玻璃幕牆,石材色彩與質感貼近火山岩,隐喻為古火山噴發所遺留下的幾個熔岩礁石,擱置于大鵬半島古火山地質公園中,與環境和諧共生。局部立面通過五種不規則窗的随機組合,表達出天然火山岩多孔疏松的特質,同時也能在室内形成豐富光影效果,并因此榮獲多項建築設計大獎。
博物館共設置了序廳、地球探秘廳、大鵬半島廳、礦物廳、城市與地質環境廳、臨時展廳共6大展廳和1個科普影視廳。大量采用多媒體、幻影成像、裸眼3D等聲光電高科技手法,内容豐富,互動性強。其中,大鵬半島廳是地質公園博物館的核心展廳,以展示地質公園的古火山和海岸地貌科普知識為主要展示内容。深圳展區通過展示深圳地區的岩石和礦産标本,介紹了深圳地區的地質特點。
融地形沙盤、投影屏幕、觸摸屏和燈光定位技術于一體的大鵬半島電子互動沙盤,讓觀衆通過親自操作,直觀認識大鵬半島地貌格局、景觀特點和著名景區分布。而地球探秘廳則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結構和内外部地質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曆史為主要展示内容,全方位動态展示了宇宙的誕生以及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的演化過程。
海蝕窗造型内的多媒體影片和DNA雙螺旋鍊詳細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于海洋的過程,澄江動物群化石标本、不同階段化石模型展示了遠古生命演變形式及古生物世界。
#大鵬半島 #大鵬古城風景區 #侯王廟 #天後宮 #趙公祠 #參将署 #東山寺 #龍頭石山 #鹫峰 #大鵬地質博物館